美国还能横行霸道多长时间?
对于曾经英国主导下的世界秩序(日不落治下的世界和平)和当下美国主导下的世界秩序(美利坚治下的繁荣),大家是非常不服气的。比如英国,不过英格兰巴掌大地皮,几百万人口,就能统治世界1/4的土地和1/5的人口,地盘遍布地球各个时区号称日不落帝国,制霸蓝星。美国也好不到哪里去,人口不到全球5%,竟一度占据全球53%的工业产值,独霸世界。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人口都位于亚欧非大陆,却让英美这几个海外孤岛主导世界秩序,大多数被极少数统治,简直是奇耻大辱,太不公平了。
日不落帝国版图
其实,这种极少数统治大多数,是亘古以来的“常态”,不足为奇。比如二八定律,20%的人占有80%的财富,剩下的80%的人只占有20%的财富。再比如,1%的人占据1/3的财富,剩下的99%的人分剩下的2/3。社会本来就不公平,大家都知道,却又无可奈何。在被社会毒打的过程中,磨平了棱角,收敛了锋芒,变的随波逐流,麻木而无力。
为什么极少数能统治大多数?因为,极少数虽然人少,却能通过联姻(人脉关系)、生意(利益网络)等方式勾连在一起,结网成庞然大物。相反的,大多数却是人多口杂,呈现出一盘散沙的状态。“只要我们团结起来,就能XXXX”这句名言,说起来容易,操作起来就万分困难了。极少数结网成的庞然大物,对大多数组成的一盘散沙,进行挑拨离间、拉一打一,分割包围、各个击破,最终分而治之。
英美海权势力统治世界的方式,也是占世界极少部分土地人口的海权国抱团,对占据世界绝大部分土地人口的一众陆权国,进行挑拨离间、拉一打一,分割包围、各个击破,最终分而治之。
海权国很容易“团结”起来,是因为海军(海洋军事力量)从来都是最花钱的兵种,号称百年海军,海军必须依靠庞大的势力范围养活。势力范围却是有限的,你多一块我就少一块,此消彼长,循环往复,最终一个地区往往只有一个海洋霸主(海权帝国)。
其它海权国想要出海做生意,就必须听从海洋霸主的号令,所以海权国或岛国总是“团结”在海洋霸主的麾下。比如著名的“五眼联盟”,就是个岛国联盟;时常传出纳入日本变六眼的传闻,也是因为日本同为岛国。
海权国统治世界的原点,就是各国家各地区之间的贸易,要通过海上贸易通道,海洋霸主就可以收过路费。现代社会不兴拦路收费的玩法,于是改头换面为“国际结算和储备货币”,国际贸易必须使用海洋霸主的货币进行结算,海洋霸主收取“铸币税”,确立货币金融霸权。通过货币金融霸权,海洋霸主就能调动全世界最多的资源,砸本国的科技和工业,确立科技工业霸权。通过货币金融霸权和科技工业霸权,建立武装全世界最强大的海军力量,巩固对海上贸易通道的垄断,形成正循环。海军、货币和工业,构成海洋霸主(海权帝国)的三根支柱,这三根支柱三位一体,相辅相成,共同进步,循环往复,缺一不可。
既然各国家各地区之间的贸易走海路是海权帝国霸权的原点,那么英美为代表的海权势力的日常工作就是:挑起陆权国之间的矛盾乃至战争,陆地边界关闭或被战火摧毁,陆地贸易通道不通,对外贸易自然就只能改走海路,受海洋霸主(海权帝国)的垄断控制了。
海权势力挑动陆权国火并的目的是关闭陆地贸易通道,不是让强国兼并弱国搞大一统的,所以海权势力会“适时”进行“离岸平衡”,“援助”弱势方,掌握战争主导权。一是让强国无法兼并弱国,留下未来继续挑拨火并的空间;二是始终令弱势方“看到胜利希望”,让战争打的更激烈,仇恨累积的更多,陆地贸易通道破坏的更重,让参战各方无论心理上还是地理上都更难和解,下一次挑拨火并起来就更容易,然后就没有然后了(见 台湾的新变数,美国的“乌克兰模板” )。
因此,战争爆发的那一刻,海权势力便已经赢了一半;剩下的就是如何进行离岸平衡操作,攫取最大利益。
对于英美海权势力的这套打法,陆权国都心知肚明,却又总是有意无意掉进坑,使得悲剧一而再再而三的重演,陷入囚徒困境中无法自拔。因为,英美海权势力挑动陆权国之间的矛盾和战争时,祭出的是“领土主权”大招。无论古今中外,领土主权都是各国最敏感,也最容易挑起战争的话题。这是因为,涉及领土主权争端时,主战派更容易占据上风,最终引发战争。
其实,无论涉及任何争端,主战派都更容易占据上风,只是领土主权争端最敏感。主战派天然占据道义制高点,只需要读一读《三国演义》诸葛亮赤壁舌战群儒、北伐骂死王朗的片段就能知悉,什么正邪、善恶,自由、民主,压的对方喘不过气来。主和派的那堆说辞,说白了不就是投降吗,投降派有什么可神气的。
主战派通常压倒主和派,战争爆发。只要战争爆发,后续进程就由不得当事人了,海权势力就会粉墨登场,施展离岸平衡之术,掌握战争主导权,攫取最大利益。
英美海权势力最近的一次成功挑动陆权国火并,打压陆权的案例,就是拱火俄乌战争。第一步,俄乌纽带乌东打成废墟,俄乌分家,乌克兰动乱,让东欧地区无法抱团整合;第二步,乌克兰动乱,东欧局势不稳,欧俄合作也会始终受到影响,欧洲大陆也无法整合;第三步,东欧局势不稳,亚欧大陆也无法整合(见 俄乌和平谈判停滞,乌克兰的无奈,英美的图谋 )。
英美海权势力最成功的一个案例,则是我们熟悉的阿三。英国退出南亚时,一通鬼才操作(克什米尔,麦克马洪线等),挑起印巴对峙,中印对立,中印巴相互牵制。印巴对峙,南亚无法整合;印度也无法绕过巴基斯坦,与邻近的中亚、西亚、东南亚和东亚等板块通过陆路整合,发展陆权;陆地一圈敌人,印度也没有余力发展海权。可以说,印度被封堵在南亚一隅,无论陆地方向还是海洋方向。所以,中国能将印度“圈”在南亚,美国能将印度“挤”出印度洋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英国早就把局布好了。
陆地贸易通道与动乱分布图
从东欧(南亚)到欧洲(亚洲),从欧洲(亚洲)再到亚欧大陆,一个事件由小及大,英美海权势力一步步升级对陆权的打压。既巩固英美控制的海权,也令陆权国之间共同利益更少,凸显的矛盾更多,就更容易被英美煽风点火爆发新的更多的战争。陆权衰落令陆权国共同利益更少更容易爆发战争,爆发战争令陆权更加衰落(内卷),然后就是恶性循环,最终陆权崩溃,海权一家独大。
海权国用来挑拨陆权国内斗的杀手锏,是历来最敏感,最容易爆发战争的领土主权争端。只要处理好领土主权问题,不至于爆发冲突乃至战争,不犯大错,占据世界绝大部分土地人口的陆权势力就能不战而胜。近代以来,陆权国之所以屡屡败给海权国,从法国、德国败给英国,到苏联败给美国,都是因为没有处理好各自的领土主权问题,被陆权“同行”围殴,四面楚歌,最终走向失败。现在,压力转移到新一代陆权旗手中国身上了。
英法俄三面夹击德国
平心而论,中国在处理领土主权问题上,可圈可点,“搁置争议,共同开发”更是划时代的创举,甚至有时“委曲求全”,成功化解了困扰中国的大部分领土主权争端。但是,中国也只能保证自己拥有大智慧,不能保证陆权同行也是如此。比如,同为陆权核心国的俄罗斯,在领土主权问题上就屡屡翻车,以至于现在亚欧陆权都面临被战火波及中断的风险(见 俄乌冲突的前世:克里米亚危机 )。
下面,中美博弈的重心是中亚,美国会用宝岛问题分散中国精力。中亚作为亚欧交通岛,陆权总枢纽,只要中亚不乱,就算俄乌战争外溢导致亚欧陆权崩溃,中国也能保住亚洲。可如果中亚大乱,中国就只能退守东亚,这意味着陆权再一次败给海权,也意味着中国几十年心血毁于一旦。
中亚的陆权枢纽地位
目前,中亚正好就处于随时有可能爆发战乱的地步。中亚两大核心国家—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,都因俄乌战争问题对俄罗斯充满戒惧,彼此猜疑;俄罗斯又是个只顾眼前,行事极端短视的国家,很容易将中亚搞成第二个乌克兰。为防备俄罗斯,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都竞相引入美国势力对冲(见 远离俄罗斯,哈萨克斯坦“恩将仇报”?中国的态度 ),这是典型的引狼入室。但是站在他们的角度,却又是两害相权取其轻。能否稳定中亚,就要考验中国的智慧了。
俄罗斯议员用乌克兰威胁哈萨克
当下,中国不断下饺子,瞄准美国的强项海军,从正面“强攻”。美国也在亚欧大陆纵深地带(陆权核心地带)不断挑拨,试图将乌克兰模板复制到更多地区,拱出更多的战争,瞄准中国的强项陆权,从侧翼“包抄”(陆地方向遍地狼烟,中国也就没有余力发展海权了,就像印度那样)。时间在中国这边,只要中国或陆权阵营不犯大错,美国就只能退守美洲。反之,美国就能再续命百年。
目前,由于俄乌战争的长期化,欧俄合作和亚欧合作都受到影响,欧盟有可能再度倒向美国,欧美合流有加速的趋势。比如,几天前欧盟三驾马车一起访问乌克兰,欧盟的立场越来越接近美国(见 欧盟三驾马车齐赴基辅,乌克兰吃下定心丸 )。如果陆权阵营再犯大错,就会有更多的国家转身投靠美国,危矣。
海权搞破坏,陆权搞建设。相对而言,破坏比建设更容易,建设比破坏更困难。举个例子,一个机器有几百个零件,想要机器正常运转,需要几百个零件同时正常工作;想要机器瘫痪,只需要任意一个零件损坏就行。所以,搞砸别人的事,比办成自己的事,要容易的多。这也是近代以来,陆权国屡屡败给海权国的重要原因。